赤城縣“東路梆子”雜談

  • 時間:
  • 瀏覽:73
  • 來源:愛戲網(wǎng)
  • 東路梆子
  • 名伶薈萃 源遠流長---赤城縣“東路梆子”雜談馬獻忠 搜集整理

    赤城縣南為京畿邊陲,北臨壩上草原,東連熱河西接張垣,自古便為兵家重地,行商古道。境內(nèi)受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各方面的影響,戲劇業(yè)在這里也十分興旺,晉劇、評劇、京劇等均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其中山西梆子占的位置尤為重要,成為北方“戲窩子”之..。

    赤城“東路梆子”屬晉劇,區(qū)別于蒲劇、中、北路梆子上黨梆子等晉劇流派,其唱腔“粗擴、激昂、梗直、宏亮,”缺少了山西的“醋味”,略帶“侉音”。形成時期大約在明朝萬歷年間,在此稍前,明王朝從山西移民,充實塞外,本地居民多遷徙者。至萬歷年間,山西人王崇古總督宣(化)火(同),引入蒲劇,移民聽到鄉(xiāng)音,喜愛有加,逐漸本地區(qū)也開始組織個人社團,上演劇目,日久與當?shù)匚幕?、語言融為一體,發(fā)展演變?yōu)閹А捌寻住钡谋镜鼗瘯x劇,又稱“東路梆子”。

    據(jù)《“東路梆子”說》記載:東路梆子流布于張家口東部地區(qū),即龍門(今龍關(guān))、赤城、獨石口、趙川、懷來、涿鹿、延慶、豐寧、狼山等地。

    東路梆子”傳入赤城、龍關(guān)一帶當在清朝中后期。有資可考的最早的戲班是“云州紅班”。據(jù)《塞北戲劇異聞》記載:“......以云州紅所成之班為較佳,云州紅為張姓,弟兄三人,云州紅居長,其二弟為大黑,三弟為武旦,班中角色不多,但演戲尚肯賣力,東路頗受歡迎。此班北至獨石口,南至延慶州、常川輪流演唱,以弟兄合演《戰(zhàn)北原》、《演火棍》等戲為著名”。

    嘉慶年間,獨石口協(xié)副將黃繼澄(福建人)為世襲一等海灣公,后升宣府鎮(zhèn)總兵,作壽演戲,所招即有“云州紅斑”,公爵頗嗜武戲,每演一出,動輒賞銀十兩,故獨石口有諺云:黃公爺看武戲—給他十兩。

    嘉慶之后,“東路梆子”開始進入全盛時期。各地紛紛修筑戲臺,邀班請角,赤城鄉(xiāng)老幼屯村的古戲臺墻壁上書,“常勝班蔚州雙塔耿、同治元年在此一樂也”:“二月二十八、末:白子陳、宜蘭閣,起,點翠鐲、梵王宮、赤城常勝莊,同治元年二月二十九日”:“京都班在此一樂也?!钡饶E,顯而易見此時戲班已常在赤城演出,所書劇名作為東路梆子劇目,在建國后仍常常上演。光緒之后,舞臺題壁明顯增多,達30余處。具有普遍性和連續(xù)性。赤城地屬“東路梆子”勢力范圍,別的劇種較少涉足,這種局面一直延續(xù)到抗日戰(zhàn)爭前后。

    東路梆子”在赤城一帶能夠迅速發(fā)展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獨石口、赤城、雅鴨等地是溝通南北、東西的貿(mào)易集散地,工商業(yè)尤其是商業(yè)較為發(fā)達,歷史上流動人口很多,各地戲班名伶沿此古道,在“早碼頭”上獻藝,有的曇花一現(xiàn),有的則安家立業(yè),搭班傳藝,帶動當?shù)貞騽I(yè)的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光緒末年,赤城縣出了個名震塞外的戲班,這就是“錦屏班”。時張家口地區(qū)有三個大戲班最為著名,其中以懷來“狼山班”規(guī)模名氣最大,其次是赤城“錦屏班”,再次“黃英班”。

    “錦屏班”是“東路梆子”大社班之一。成戲地點在赤城縣雕碧向陽村。此班由“春寶子”的“合順班”、“三尺黑”的“福順班”和“割肉紅”的“玉順班”聯(lián)合組成,班主為“春寶子”、“金豁子”?!板\屏班”內(nèi),名伶薈萃,除“春寶子”等老一一代角外,還培養(yǎng)出一批后生晚輩,形成了以后演出多以童伶為主的格局。

    “春寶子”,原名王福仲,道光末年生,民國初去世,享年68歲,赤城縣雕鶚向陽村人,父母皆系莊戶人家?!按簩氉印庇啄陮W(xué)戲,工武生,出師后赴蔚州(今蔚縣)搭班多年,并在該地成家,后攜妻回歸故里,邀角教徒弟,先成“大班”,后又在本村立“小班”打娃娃。

    “春寶子”藝名“活猴”。有一次在貓峪唱《金刀陣》,他飾美猴王孫悟空,一條金箍棒耍得令人眼花繚亂,一個“出手花”金箍棒飛上半空,不偏不倚正落在二梁之上,他一邊走身段一邊翻跟頭,冷眼觀看棒什么時候落下來,一連翻了十余個跟頭之后,原地竄起一個大跟頭,在半空中接住即將落下的如意金箍棒,跟頭落地,棒也到手,全場觀眾看得目蹬口呆,反應(yīng)過來后,滿堂喝采?!按簩氉印蹦贻p時外出搭班,人家看他不起,一日上戲《白水灘》他找頭牌刀馬過戲,頭牌刀馬蔑視地說:“臺上見”。春寶子心中氣憤,座勁要和他較量較量。上場后,飾十一郎的“春寶子”與刀馬旦開打,刀馬旦武功過人,而春寶子更勝一籌,打得刀馬旦招架不住,連連后退,下臺后口稱“師傅”,賠禮道歉。眾多演員也心悅誠服,“春寶子”在戲班占住了腳。還有一次演《盜銀壺》,他在原地連翻二十多個小翻,還竄到二米多高的三張桌子之上,走汗水,然后一個云里翻,高高飄起,輕輕落下,動作敏捷,姿態(tài)瀟灑,如落二兩棉花之上,悄然無聲,觀眾為之贊嘆不已。

    “金豁子”,原名安世金,是“春寶子”的同科師兄弟,工刀馬,赤城縣云州夏家村人。

    “三尺黑”,姓趙,與“春寶子”同籍,唱花臉,因其身材矮小,上臺須穿七寸厚的高靴,故得“三尺黑”之名。也是“春寶子”的師兄弟。此人博聞強記,腹內(nèi)戲文頗多,花臉門文武全能。后脫離“錦屏班”,另立一班,自任班主。

    “割肉紅”,原名王玉亮,向陽村人,從師其父學(xué)戲,工武生,擅長演猴戲,拿手的是《金刀陣》《悟空出世》小的美猴王。此君性格豪放,江湖義氣較重,曾與人賭錢,割肉相押,遂得藝名。

    “錦屏班”串演武戲,風格獨特,在張家口、宣化等地影響很大。據(jù)老藝人回憶,該班首次進門演出時,先在宣化露戲,自號小京班,蓋“錦屏班”乃“京屏班”之音同、字異也,因班內(nèi)以童伶為主,實為小班,故稱小京班。攬頭彭云貴,將戲文寫在宜化北門外廟宇之上,戲班到后,社首見其行頭襤褸,大為不悅,不準上臺演出,也不給開飯。無奈之余,“春寶子”帶全班給財主拔了四十畝胡麻以掙錢糊口。班主知不可久為,自斷生計,與社首商議,暫借高桌三張,椅子兩把,在廟會打地攤賣藝,議定若唱不好,馬上就走。當即演了一出《朝金鼎》(周倉捉魚精之神話武戲),精湛的武功不僅轟動了“龍?zhí)鞆R會”,也震動了宣化府,從此臺口不斷,供不應(yīng)求,把宣化“上谷園”的座也給拉了一空,由此得渾名“撞倒園”。到了張家口,更是紅極一時。吳閏青先生在《寒北戲劇異間》中這樣記載,“秦班在時不重武戲,因“狼山”、“錦屏”兩班來上,頗演武戲,以至園子戲大有相形見絀之勢......于是張垣戲風為之一變?!?/p>

    除“錦屏班”之外,赤城境內(nèi)還有許多社班,多達二十余個,現(xiàn)介紹其中主要的幾個。

    (一)、蔡老疙瘩班,班主蔡老疙瘩,水縣蔡莊子人,家道殷富,兄弟三人皆好戲。大哥蔡德義,打手鑼;二哥蔡德美,旦角,藝名“膿帶旦”,蔡為三弟,二十八歲時賣了房子和地產(chǎn),買行頭戲具成戲。自光緒初年成戲至民國五年,長達三十余年,徒弟以“玉”字起名。其中出色的有“假蓋天紅”,“咬牙黑”,“狗兒紅”等,在赤城、獨石口均有名氣。

    (二)、吳祥班,成戲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地點龍門所朱家廟。吳祥本人為青衣、小旦,嗓子好,道字真,蹺子踩得也很出色,擅演的戲有《走雪山》、《玉虎墜》、《女忠孝》、《萬壽庵》、《紅霞關(guān)》等。其戲班中名師有“二八調(diào)”,黃萬英、吳祿。在眾多徒弟中,以“五紅”“刀馬四子”最為出色?!暗恶R四子”原名郭壽山,工刀馬、小旦,因唱《金鈴寺》走紅,藝名“金鈴黑”,以演袍帶戲為佳,獨具一格,其姓名被收入中國藝術(shù)家辭典。

    (三)、李老班,班主姓李,成戲時間在清末民國初,本人有一身好武藝,家道破敗后成戲班。他的班中有“禿紅”、“九歲紅”、“咬牙黑”、“蝦米紅”等名角。民國十一年,李老班赴大同演出,被人扣了戲箱,氣急交加,病死他鄉(xiāng),時年60余歲。

    (四)、范明成班,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張家窯成戲,班主范明成,住他戲班的角有:綽號“代州旦”的王喜順,架子生杜林,王喜順的徒弟“六歲旦”等人。

    (五)、義和班班主為王清明,張文吉。王清明即“代州旦”的徒弟“六歲紅”,他十七、八歲時已是赤城、龍關(guān)、獨石口、豐寧一帶的名角,文武兼能。1978年病死大柏老,時年79歲。張文吉,獨石口人,學(xué)青衣,是赤城一帶頭牌青衣,以票友身份“下海”,后使計驅(qū)走“六歲紅”,獨占戲班,1953年曾參加赤城晉劇團當教師,后下放回鄉(xiāng)。

    (六)、雙羅班,原來在延慶、豐寧一帶唱戲。光緒二十七年率班到赤城,與樣田郭家屯財主郭秀才合伙成戲,改唱東路梆子。他班中的角有:玻璃翠,花旦,平端,青衣;小拴子,刀馬花旦等。

    (七)、德勝戲班,班主為堂兄弟三人,成戲地點在湯池口,戲班采用聘角演戲的辦法。由于三位班主義氣過人,從不虧待角兒,故人稱“仁義班主”。

    (八)、朱魁戲班,班主朱魁是龍關(guān)朱家營人,學(xué)青衣,功好,在赤城一龍關(guān),帶較有影響。后死于獄中。

    除上述外,還有朱成寶戲班,薛春善戲班、周義戲班,董政戲班等。

    名伶是戲班的臺柱,戲劇的發(fā)展過程實際也就是名伶的成長過程。在東路梆子長達近百年的發(fā)展進程中,為龍關(guān)、赤城造就了一批名角,長江后浪推前浪,除“春寶子”等老一輩的名伶外,一些新秀也嶄路頭角,大有后來居上的氣勢。

    童伶的成長是極艱辛的。入科班后,先要與班主或師傅簽合同,3~6年不等,其中有酬謝師父1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喊嗓子。練功,講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拿大頂,翻跟頭。到了晚上,還得排戲,生活清苦,但練功不輟,還常遭師父打罵。但一旦出師,在戲臺上唱紅,就成了終生享用不盡的資本。

    皇甫忠,赤城雕鶚下虎村人。生了1879年,幼年家貧,九歲入“福順班”,十五歲出科,工省衣、小旦、刀馬,藝名“白旋風”。他扮相秀麗,蹺功好,天生一付好嗓子。十八歲隨師入京演出,被太監(jiān)李連英相中,召入宮中唱過御戲,當時北京城以藝名“三盞燈”的旦角最為走紅,而皇甫忠到京后,時人以為他比“三盞燈”唱的還好,故得藝名“白旋風”,意為來了一陣旋風吹滅了三盞燈之意。1912年由京返鄉(xiāng),先住張垣“玉順班”,后進宣化“滿敖子戲班”。因其自京帶回許多金銀財寶,其胞弟見財起意,乘其兄在小城灣唱戲病臥于床之際,勾結(jié)壞人暗害其兄,時年43歲。他的演出本現(xiàn)藏于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梅蘭芳先生捐獻)。

    皇甫斌,藝名“玉石娃娃”,雕鶚下虎村人,工刀馬、小旦。九歲時父母雙亡,由堂兄“白旋風”之妻收養(yǎng),后入“錦屏班”,學(xué)戲《汴梁圖》、《國公圖》、《烈火旗》等。一次隨班到張家口演出時,得罪了當?shù)鼐用?,被壞人勾結(jié)土匪搶走,賣給了地主老財,“玉石娃娃”不吃不喝,執(zhí)意還要學(xué)戲,財主送他到“舊園”,學(xué)戲多年,后隨“白旋風”入京都進皇宮演過御戲。據(jù)戲劇界老前輩劉明山(綽號“五月鮮”),回憶他在張家口演出情形時說:“福玉(即皇甫斌,是“福”字輩徒弟)演《拜壽圖》的小旦,唱“打碎風冠扯鳳衣”一句,他的鳳衣里面是兩個扇,解開疙瘩,用手一撐一抖,鳳衣就變成了披。演《汴梁圖》唱流水板時,縱身一跳盤坐在椅子上,露出蹺子,動作利落好看”?;矢Ρ?947年病逝于故里,終年67歲。

    王玉山,藝名“九歲紅”,赤城貓峪人。學(xué)架子紅,九歲便能登臺唱戲,除本工外,刀馬、小旦、黑、丑全能唱。后流落北京,被“皮硝李”認為干兒子,領(lǐng)入宮中侍候他,為其制做行頭。后春寶子領(lǐng)班進京,將其領(lǐng)出。一次,“錦屏班”在京演出,得罪了當?shù)厝?,圖謀搶其戲箱,“春寶子”讓“九歲紅”入宮去找干爹,西太后慈禧賜戲班一對宮燈,才得以脫身。建國后,“九歲紅”病逝家鄉(xiāng),年73歲。

    福順,安世金之子,貓峪村人,工小生。擅演窮書生,他的戲有《坐窯》、《拾金不昧》、《狄青借衣》等。晚年與“禿紅”、“咬牙黑”合演一出《渭水河》,三人合起來二百二十多歲,給人們留了深刻記憶。

    劉福云,人稱“小劉生”,雕鶚向陽村人,學(xué)刀馬,后改武生,相貌俊秀,武功極好。在《平江南》中飾武松,表演出眾,受到吳閏青先生贊譽。

    “活屁股丑”,也是“?!弊州呁降?,小名楞墩,龍關(guān)方家溝村人,工武丑。馳譽龍、赤及涿鹿等地。

    還有一些名伶,有的藝驚京都,有的名震張垣,在東路享有盛譽。

    東路梆子在赤城上演的主要劇目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金刀陣》、《悟空出世》、《天臺山》、《水簾洞》、《金錢豹》、《瓷銀壺》、《白水灘》、《黃鶴樓》、《朝金鼎》、《馬方困城》、《殺府走邊》、《雁塔寺》、《五雷陣》、《天劍圖》、《平黃梁》、《反蘇州》、《反延安》、《出慶陽》、《高平關(guān)》、《獻龍圖》、《下江南》(又名《平方臘》)、《三搜府》、《頂燈》、《坐窯》、《折掛斧》、《狄青借衣》、《拾金不昧》、《活捉三郎》、《寧武關(guān)》、《麒麟山》、《拜壽圖》、《汴梁圖》、《國公圖》、《烈火旗》、《上天臺》、《宮門掛帶》、《黃沙嶺》、《白虎鞭》、《下河?xùn)|》、《金沙灘》、《困冰山》、《春秋筆》、《走雪山》、《玉虎墜》、《女忠孝》、《萬壽庵》、《紅霞關(guān)》、《空城計》、《打金枝》、《牧羊卷》、《采花趕府》、《大正宮》、《二進宮》、《金鈴寺》、《取羅成》、《梵王宮》、《雙玉鐲》、《紅梅閣》、《斷橋》、《破洪州》、《算糧登殿》、《醉寫》、《斬子》、《四郎探母》、《蘆花計》、《教子》、《贈綈袍》、《三岔口》、《九龍杯》、《神書劍》、《吉星臺》、《雙鳳彩》、《陰陽關(guān)》、《飲馬川》、《東昌府》、《古城會》、《逼宮》、《殺四門》、《反大同》、《八大拿》、《黃河陣》《長龍嶺》、《鐵公雞》、《楊洪奪權(quán)》等三百余出。

    以上劇目有些是東路梆子獨有的,有些混雜于其它劇種也有上演。東路梆子在一些劇目上采取了“拿來主義”的辦法,使其得以充實豐富。

    東路梆子演出的時間可分為有規(guī)律和無規(guī)律兩類。有規(guī)律可循的是廟會、年節(jié)戲沒有規(guī)律的是祈雨戲、看苗戲,還愿戲等

    廟會戲、年節(jié)戲:《塞北戲劇異聞》記載:“所以之戲即東路梆子,專在龍門、赤城一帶演唱,敬神之戲每臺為四天,價亦甚廉?!币悦駠觊g獨石口為例,每年從二月初二起,一直到十月末,各戲班你來我往,接連不斷。有些出官府出資,有些則由行商、店鋪、群眾集資。

    (舊歷) 正月十五 三天

    二月二日 土地祠 三天(官府)

    二月十八 眼光寺 三天(廟會)

    二月十九 南海菩薩 五天

    三月三日 女媧娘娘 三天"

    三月二十 天齊廟 三天

    三月二十五 火神廟 三天

    三月二十八 娘娘廟 三天

    四月十五 城隍廟 三天

    四月十八 泰山廟 三天

    五月初一 獨石廟 十五天(會戲、官府)

    五月九日 鐘樓戲 九天(集資)

    五月十三 關(guān)公磨刀戲三天(廟會)

    六月六日 馬神廟 三天(廟會)

    六月十二 龍王廟 三天

    七月十五 騾馬大會 八天(會戲、官府)

    八月十五 關(guān)帝廟 三天(廟會)

    九月 謝茬戲 三天(農(nóng)民集資)

    十月 祭瘟戲 三天"

    祈雨戲:過去農(nóng)民種地靠天吃飯,每逢早季,時久不雨,農(nóng)村自發(fā)邀班唱戲,祈求龍王下雨。

    還愿戲:一般是有錢人家因某種原因在神佛面前許愿,如重塑金身,搭臺唱戲。

    猜你喜歡

    本真京劇啟蒙國圖實驗基地9.7

    不一樣的京劇解讀,不一樣的京劇啟蒙;用教育手段解讀京劇,京劇啟蒙游戲化??炜鞓窐穼W(xué)習京劇,享受京劇藝術(shù)的熏陶!我們誠摯相邀:9月7號新的學(xué)期開始了,歡迎小朋友們與我們同行。&n

    2024-09-09

    京劇起源于哪個朝代?

    京劇起源于中國清朝。京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大約在乾?。?736-1795)至道光年間(1821-1850)。具體來說,京劇是在1790年左右,由來自安徽的

    2024-08-27

    韓國和中國共同的節(jié)日有哪些

    韓國和中國有一些共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通常源自儒家文化圈,共同體現(xiàn)在兩國的歷史和文化中。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共同節(jié)日:1.春節(jié)(??/Sollal)中國: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

    2024-08-22

    3A游戲是什么意思

    “3A游戲”或“AAA游戲”是一個游戲行業(yè)的術(shù)語,用來描述那些擁有高預(yù)算、高開發(fā)規(guī)模、高市場宣傳的游戲。這類游戲通常由大型游戲公司(如索尼、微軟、育碧、EA等)開發(fā)和發(fā)布,旨在

    2024-08-22

    于魁智、李勝素領(lǐng)銜 國家京劇院10月將赴臺演出

    今天下午,京劇名家于魁智、李勝素領(lǐng)銜國家京劇院記者會在臺北舉行。邀請方表示,國家京劇院一行將于10月8日至13日在臺北戲劇院連演6場精彩好戲。去年,國家京劇院赴臺30周年演出,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