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劇伴奏樂器碰鈴

  • 時間:
  • 瀏覽:0
  • 來源:愛戲網(wǎng)
  • 黔劇
  • 碰鈴,古代稱星、鈴鈸。滿、蒙古、藏、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丁夏。因流傳地區(qū)不同,在民間又有碰鐘、雙星、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陜西則稱甩子,也有簡稱為鈴的。流行于全國各地。歷史悠久,南北朝時(386年―589年)已在我國流傳。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壁中繪有擊星俑,在北魏云崗石窟和司馬金龍墓門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鈴的伎樂人形象。唐代貞元年間(785年―804年)驃國(今緬甸)來我國獻(xiàn)樂,稱其為鈴鈸。

    碰鈴,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于中國歌、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亦稱碰鐘、雙磬、鈴鈸等,古代稱星。用響銅或黃銅制做。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鐘,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系繩穿連,兩只互擊發(fā)音,亦有單鈴置于棍端,用金屬簽擊奏,其音色清脆悅耳。響銅制的鈴延音悠長,黃銅制的鈴延音較短。

    鈴,早約于南北朝(420~589)時已流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六朝擊星俑,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后傳至內(nèi)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

    它的形狀如鈴,銅制,一付兩個,用繩穿連,互相撞而發(fā)音,無固定音高。常用于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中,為節(jié)奏樂器。

    猜你喜歡

    [黔劇]《解帶封官》明武宗唱段:周元母子真可夸簡譜-其他曲譜

    提示:在曲譜圖片上單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即可將曲譜保存到您的電腦中,打印時候可將圖片插入到WORD中,調(diào)整合適大小打印即可《[黔劇]周元母子真可夸》戲曲譜

    2022-06-07

    [黔劇]多感得賢表嫂情深意美(《借親配》選段)簡譜-其他曲譜

    提示:在曲譜圖片上單擊右鍵,選擇“圖片另存為...”即可將曲譜保存到您的電腦中,打印時候可將圖片插入到WORD中,調(diào)整合適大小打印即可《[黔劇]多感得賢表嫂情深意美》戲曲譜

    2022-06-07

    黔劇花旦崔燕鵬

    崔燕鵬,女,漢族,1941年12月出生,河北省清苑縣人。中共黨員。著名黔劇花旦,國家一級演員。1958年考入貴陽市黔劇團(tuán),1960年隨團(tuán)并入貴州省黔劇團(tuán)。她嗓音好,個頭高,形象

    2022-05-23

    黔劇伴奏樂器揚琴

    揚琴,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擊弦樂器。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于獨奏、伴奏還是合奏,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揚琴是中國

    2022-05-23

    黔劇伴奏樂器引磬

    引磬,又稱擊子,《清朝續(xù)文獻(xiàn)通考》中稱云磬。藏、蒙古、納西、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于全國佛教寺院,尤以西藏、內(nèi)蒙古、云南、四川、青海、甘肅等省區(qū)盛行。磬體用銅鑄成,呈仰缽體,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