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劇音樂的淵源

  • 時間:
  • 瀏覽:0
  • 來源:愛戲網(wǎng)
  • 傣劇
  • 傣劇音樂源于傣族民間音樂。諸如【唱書調(diào)】(【喊火令】)、【山歌調(diào)】(【喊馬】)、【琴調(diào)】(【喊王王丁】)以及民間歌舞《十二馬》(《馬西雙》)、民間小歌舞劇《布騰那,雅送毫》(《爺爺犁田,奶奶送飯》)中的音樂,都對傣劇音樂的孕育形成產(chǎn)過較大的影響。

    最早形成并一直流傳至今的傣劇主要唱腔有兩支曲調(diào),統(tǒng)稱“戲調(diào)”。建國前,一支主要流行于盈江、隴川、梁河、瑞麗等地,另一支主要流行于潞西(芒市)一帶。流行于盈江等地的戲調(diào),初見于十九世紀中葉由土司戲班演的《封神榜》、《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劇目,后流傳至隴川、梁河、瑞麗等地;流行于潞西一帶的戲調(diào),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初見于十九世紀在潞西的法帕等地所演出的《阿暖帕喊》、《薛丁山征西》、《相勐》等劇目。1927年,盈江土司到芒市娶親,流行于盈江等地的戲調(diào)才隨著回門送親的土司署戲班傳入潞西,并逐步被潞西土司戲班把本地流行的戲調(diào)專用于女角演唱,稱為女腔(喊朗);而把從盈江傳入的戲調(diào)專用于男角演唱,稱為男腔(喊混)。

    劇種形成初期,借鑒了皮影戲的鼓點,作為唱腔段與段之間的間奏。十九世紀末,盈江舊城土司戲班受騰沖滇戲班的影響,把滇戲部分打擊樂吸收在傣劇中,取代了原皮影戲打擊樂。二十世紀初,盈江新城土司戲班才使用竹笛、三弦等漢族絲竹樂器,并吸收了部分騰沖洞經(jīng)音樂的曲牌,用于傣劇的面伴奏。

    1960年以后,潞西縣傣劇團、德宏州傣劇團先后成立。在這些專業(yè)演出團體內(nèi),除仍將傣劇的兩種傳統(tǒng)戲調(diào)作為基本唱調(diào),并分別專用于男角和女角演出,同時先后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喊馬勒遮勐煥】)、【芒市壩子山歌】(【喊馬勒勐勐煥】)、【瑞麗山歌】(【喊筒卯】)、【琴調(diào)】(【喊王王丁】)、【十二馬調(diào)】(【喊馬西雙】)、【鸚鵡調(diào)】(【喊秀】)、【孔雀調(diào)】(【喊龍容】)、【古歌】(【喊班套】)、【請客歌】(【喊經(jīng)會】)、【跟鼓調(diào)】(【喊伴光】)等民間歌曲作為輔助唱調(diào)。在音樂設(shè)計方面,除采用改編手法外,也吸收借鑒了諸如集曲、聯(lián)曲、板式變化、和聲伴奏及重唱、合唱、伴奏等作曲手法及演唱形式。

    伴奏音樂也有較大的發(fā)展,唱腔進一步使用弦管樂器伴奏,并改編創(chuàng)作了各種唱調(diào)過門和器樂曲,樂器配置也有所擴大,并吸收運用了 、葫蘆絲等傣族民間樂器。打擊樂除擴大樂隊編制,豐富了鑼鼓經(jīng)外,并吸收了象腳鼓、鑼等本民族民間樂器和民間舞蹈的鑼鼓點。

    與此同時,民間業(yè)余戲班的音樂,則仍保持著原來的風(fēng)貌,唱腔以流行于當?shù)氐膽蛘{(diào)為主,無論男女分腔,并使用傳統(tǒng)打擊樂伴奏。

    猜你喜歡

    傣劇伴奏樂器象腳琴

    “象腳琴”傣族叫“定光”。1982年由潞西縣文工隊試制,并曾在《涼水亭》、《麥收時節(jié)》等劇目中作為主弦試用。象腳琴是在傣族民間弦索樂器筍葉琴(傣語稱“定戛那”)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象

    2022-05-24

    傣劇伴奏樂器琴

    琴,傣族敲擊體鳴樂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歌舞團制作并使用。將十四面大小不同、音高有別的,按一定音序編排在一起,分三排平置于前低后高、能折疊的梯形木架上。低音在前,高音在

    2022-05-24

    傣劇伴奏樂器排

    排,是傣、景頗、德昂等族敲擊體鳴樂器。傣語稱蒙省、聳。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孟連等地。將五六面或七八面大小不等、音高不同的,按音高順序吊掛在一個長方形木架上而成。木

    2022-05-24

    傣劇《竹樓情深》劇目簡介

    傣劇。1985年國慶節(jié)時,德宏州傣劇團在芒市首演。編?。号苏?;導(dǎo)演:刀成明;舞美設(shè)計:武培根(特邀);音樂設(shè)計:龔茂春;劉漢柱由金保扮演,胡薇由萬梅罕扮演,罕亮由張小冷扮演。傣

    2022-05-24

    傣劇《英納斬蛇妖》劇目簡介

    古時,勐達嘎索突然出現(xiàn)一條兇猛的蛇妖,多少民間少女慘遭蹂躪。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勤勞勇敢的傣族小伙英納在一欠狩獵中救下兩名慘遭蛇姑吞噬的少女,他們在國王的“生日大擺”中稟告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