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的歷史淵源

  • 時間:
  • 瀏覽:0
  • 來源:愛戲網
  • 莆仙戲
  • 莆仙戲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晉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遷福建,當時盛行的中原"百戲"亦隨之傳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語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

    唐代莆仙民間歌舞百戲盛行。據傳 ,唐開元間(713-741),莆田江東村美女江采頻,被唐明皇選調入宮,賜封梅妃,備受寵幸(見《中國人名大辭典》"江采頻"條,《唐宋傳奇梅妃傳》)。其弟曾隨同進覲,封為國舅,后來回莆,明皇賜其一部"梨園",帶回供宴樂,于是宮廷教坊歌舞百戲傳播莆仙。故莆仙音樂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的美稱,唐咸通間(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題,"南游莆田,縣排百戲迎接。"(見宋沙門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唐 代"百戲",亦稱"散樂"是一種"俳優(yōu)歌舞雜奏"(見《舊唐書.音樂志》,豐富多彩的雜戲和歌舞表演。

    宋代,興化文化較發(fā)達,文人中舉及在居官的不少。他們有的善音律詞賦,好歌舞雜劇,多置有家樂自娛。宋時莆田文士方梅叔,是個"歲得束修及青云貴人饋遺以自肥"的塾師,也"買歌伎數十人",盡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娛賓客"(見宋王邁《瞿軒集》卷十一《莆陽方梅叔墓志銘》)。蔡京一家,在宋時多居官顯要,在京常"家宴張樂",令家樂優(yōu)伶給表演雜劇取樂(見宋周暉《清波雜志》)。其家鄉(xiāng)仙游赤嶺子侄,每宴亦令歌會歌舞,據調查赤嶺現今流行的"十番",有"大樂"和"小樂"之別,規(guī)范嚴謹。樂員演奏時需張"涼傘",穿禮服,據說是宋代官家宴樂之遺響,(見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油印本。

    猜你喜歡

    莆仙戲名家朱石鳳

    朱石鳳,仙游縣人,1927年出生,莆仙戲著名導演。朱老幼年家境貧寒,十歲就入私人戲班從藝,攻文旦、花旦、跨青衣,并逐步成為該戲班的主要演員,先后在《十八條》、《薛仁貴》、《劉知

    2022-05-28

    莆仙戲名家陳仁鑒

    陳仁鑒,戲曲編劇。福建仙游人。1945年畢業(yè)于福建省立師范??茖W校藝術科。曾任中學教員。建國后,歷任仙游縣編劇小組編劇,福建省戲曲研究所編劇、副所長,中國劇協(xié)第三屆理事。合著莆

    2022-05-28

    莆仙戲名家王國金

    王國金,1940年出生,仙游縣賴店鎮(zhèn)人,從小送給人做童養(yǎng)媳,十二歲從涵頭(涵江)逃回。十四歲到鯉聲劇團探親,藝委會主任陳仁鑒發(fā)現她的藝術潛質,說服領導留下她。先學小生,不久拜陳

    2022-05-28

    莆仙戲名家王少媛

    王少媛,女,1964年出生,福建仙游縣蓋尾鎮(zhèn)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福建省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福建省莆仙戲劇院院長。

    2022-05-28

    莆仙戲第一旦王少媛

    王少媛被譽為福建省“莆仙戲第一旦”的王少媛,女,生于1964年10月,仙游縣蓋尾鎮(zhèn)仙華村人,中共黨員,工青衣,兼工閨門、花旦,國家一級演員,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戲劇

    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