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

呂劇的伴奏樂器大鑼

屬鑼的一種,因面較大故稱大鑼。它是銅制的,直徑約30厘米,扁平圓體,有邊,邊孔較小,系以繩。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持木槌擊奏,在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中常用到它。它也常與別的打擊樂

2022-05-18

呂劇的伴奏樂器板鼓

板鼓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jié)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yuǎn)?!肚宄m(xù)文獻(xiàn)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lǐng)袖,擊法甚不易”。是中國

2022-05-18

呂劇的伴奏樂器堂鼓

堂鼓,又叫做同鼓、戰(zhàn)鼓,清代則叫它杖鼓。鼓框是木頭作的,兩面蒙上皮革?,F(xiàn)代堂鼓一般有三種規(guī)格,鼓面直徑分別為22、25、32公分,鼓高都是33公分,前兩種小堂鼓發(fā)音高亮,后一種

2022-05-18

呂劇的伴奏樂器蘇鑼

“蘇鑼”又稱為低音鑼、光鑼,始于明嘉靖年間,已有400余年生產(chǎn)歷史。素以精制十番響器而盛名。清宣統(tǒng)年間,已由個體制作發(fā)展為50-60人的銅錫作坊,專門制作、經(jīng)銷蘇鑼。蘇鑼于清乾

2022-05-18

呂劇的伴奏樂器小鈸

小鈸,又名小镲。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壯語稱斜埃。流行于全國各地。響銅制,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面直徑12厘米~14厘米,碗徑5厘米~

2022-05-18

呂劇人物張玉書

張玉書,1918年生于廣饒縣陳官鄉(xiāng)斜里村。12歲師承時殿元學(xué)唱化妝揚琴,功青衣,是時殿元晚年的得意門生。張玉書的唱腔很有特色,演唱時先著力于吐詞.把詞交待清楚后才著力于行腔,唱

2022-05-18

呂劇人物高安禮

高安禮(1901―1973),東營區(qū)北高村人。師承譚明倫,與薛金田是師兄弟,師滿后組建高家班。薛金田、郭福山、田壽山、李同山等都曾是高家班的主要演員。高安禮在演唱上多承師傳,唱

2022-05-18

呂劇人物時秀章

時秀章(1905―1991),東營區(qū)時家村人,與時秀禮是叔伯兄弟,師承時殿元,攻花旦,后改學(xué)墜琴,曾是時家班的琴師。1940年后,時秀章加入濟南義和班。濟南解放前夕回故鄉(xiāng),并開

2022-05-18

呂劇人物馮曉霞

馮曉霞,女,30歲,利津縣呂劇團國家三級演員。馮曉霞先后在《王小趕腳》、《借年》、《小姑賢》、《紅絲錯》、《夕陽一曲》等劇目中扮演不同的行當(dāng),成功塑造了各種身份的人物角色。馮曉

2022-05-18

呂劇的伴奏樂器墜琴

墜琴,民間拉弦樂器,也稱墜子、墜弦,是河南曲藝墜子書的主要伴奏樂器。約在清末演唱鶯歌柳書(一種說唱音樂)墜琴時,持伴奏樂器小三弦,改革、發(fā)展成為墜琴。墜琴的音箱如三弦而稍小,鼓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