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鷹犬 -雜談隨筆-曲海泛舟-戲曲藝術(shù)
- 時間:
- 瀏覽:125
- 來源:愛戲網(wǎng)
讀了《北京戲劇報》三十五期上翁偶虹同志的文章《何厚驢而薄狗》,使人廣增見識,由此,我也想起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金少山架鷹上臺。
著名花臉藝術(shù)家金少山喜歡養(yǎng)猴、養(yǎng)狗、養(yǎng)鳥,是當時很多京劇觀眾都知道的;他也喜歡養(yǎng)鷹,我過去卻沒聽說過。大約在一九四四年,演過一場大合作戲《八蠟廟》,演員陣容是李洪春的施公、李盛藻的褚彪、李萬春的黃天霸、許德義的關(guān)太、宋德珠的張桂蘭、黃元慶的賀人杰、孫毓坤的費德功、李盛斌的朱光祖、金少山的金大力。戲演到金大力化裝暗訪惡霸,那金少山穿一件大白氈袍,敞開著大襟頭上扣絆,腰系一條搭包,戴一頂小白氈帽頭,帽子下面撅出一根小辮子,左臂上架著一只鷹,橫著步子走出場來,活現(xiàn)出一個“混混兒”的形象。演到金大力聞聽梁家老仆訴說小姐被惡霸所搶,這個莽漢火冒三丈,揸開雙臂,一把抓住老仆,打了一聲“哇呀呀”,聲震屋瓦。那時只見他臂上的鷹忽然翻身滾下,用爪抓住金大力的臂膀,頭背朝下吊在那里,兩翅張開,撲啦啦拍打起來,與那聲高亢的長時間的“哇呀呀”節(jié)拍十分契合的配合在一起,大大有助于對人物的義憤心情的描繪,大大渲染了舞臺上的緊張氣氛。臺下轟起熱烈的掌聲,不知是為金少山的精采表演喝采,還是在為這只鷹叫好。已經(jīng)過了近四十年,我一直忘不了這只具有優(yōu)秀演技的鷹,更忘不了喂養(yǎng)、訓練這只鷹的大藝術(shù)家金少山。
我十分同意翁老文中所說不該執(zhí)“京”“?!遍T戶之見,對某一藝術(shù)創(chuàng)造有所厚薄。我也絕不是一般地肯定真狗或真鷹之類上臺。但是我認為:象李人俊的狗,特別是象金少山的鷹,和“從前所謂走向惡性海派,比如《牛郎織女》中拉著真牛上臺……”(注)是不一樣的。我也曾多少次在《天河配》中看到過真牛上臺,牛郎拉著一只小牛(沒有用大牛的,因為拉不動)走上臺,牛不聽話,一上臺,不走了,使勁拽,拽也拽不動,幾位檢場的上臺來推,推也推不走,終于拉在臺上一攤牛糞,引得臺下一陣嘩然。如果不是這樣只圖噱頭破壞藝術(shù)。而是那樣有益于藝術(shù)表現(xiàn),我看也和在戲曲中穿插些有助于表現(xiàn)人物的雜技、武術(shù)一樣,是未可厚非的。“惡性海派”,當然應(yīng)該反對,可不是因為它“?!保且驗樗皭骸?。
猜你喜歡